量子思維第一篇,放上最喜歡的詩人哲學家-泰戈爾的文字:
『真實,是透過人而實現的』
1930年,泰戈爾與愛因斯坦的一場世紀對話。討論著究竟是因為,人對美有所感覺,所以有美的存在;還是美本來就獨立於人類之外而存在著。
愛因斯坦首先問道:『你相信孤立於世界之外的神性嗎?』
泰戈爾回應:『不是孤立的。人的無限人格瞭解宇宙,宇宙的真實就是人類的真實。』
愛因斯坦接著說:『這完全是人類對宇宙的概念。』
泰戈爾:『沒別的概念了。這是個相對世界,其實相當仰賴我們的意識。』
愛因斯坦:『但真實或美並不是獨立於人類之外?』
泰戈爾:『是的。』
愛因斯坦:『如果再沒有人類,美景宮的阿波羅就不再是美麗的?』
泰戈爾:『是的。真實,是透過人而實現的。』
愛因斯坦:『我無法證明我的概念是正確的,但那是我的信仰。』
事實上,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史詩級的印度哲學家和詩人,兩人的會談基本論點為支持唯物論或者唯心論。唯物論者認為除卻人類,宇宙仍有真理。但是唯心論者認為只有人的意識觀察,宇宙才有意義,又或者因為人類的觀察,宇宙出現了變化。
接著,有許多著名的量子力學實驗,便驗證了「我們是實相的創造者」。
雖然當時的愛因斯坦無法認同,但也無法否認。
泰戈爾認為,美,是因著人們的觀察才有了真實與意義。就一個詩人而言,這樣的論點遠遠超過文學素養,所以人們稱之為哲學家,甚至是溫柔看待事物宇宙的科學家。
美,是人們賦予事物的解釋;
是個體主觀的經驗詮釋;
是感質科學透過感受、影像、感覺
與思考之後的實相總和。
更特別的是,你的感受與我的感受還不一定有”共感”。所以,泰戈爾認為,當沒有”人的意識”來認定美麗與否,也就沒有美麗這件事情。
意思是,個人的主觀性維持在自己的意識之中,沒有我們主觀的參與,時間空間物質與科學變量,本身就不會存在。
『意識,超越了時間空間物質,是非局域性而且不朽的。』《意識宇宙簡史》
難怪,泰戈爾用他美麗的雙眼寫下了世界,用最哲學的詩句寫下了宇宙。
「信念是鳥,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,感覺到了光明,唱出了歌。」
「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留下什麼,只要你經歷過,就是最大的美好,這不是無能,而是一種超然。」
「世界以痛吻我,要我報之以歌。」
「生如夏花,死如秋葉。」
「若是你不說話,我就含忍著,以你的沈默來填滿我的心。我要沉靜地等候,像黑夜在星光中無眠,忍耐地低首。清晨一定會來,黑暗也要消隱,你的聲音將劃破天空從金泉中下注。那時你的話語,要在我的每一鳥巢中生翼發聲,你的音樂,要在我林叢繁花中盛開怒放。」
#泰戈爾詩人哲學家 #意識的哲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