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當心經與量子力學相遇 #當感性與理性相遇 #當你與世界相遇
我們常形容一個人,空靈:有著超脫世俗的眼光和氣質;又或者我們形容一個人,有靈性:比喻對方單純、善解人意、是聰慧、有悟性、感受力強,安靜卻又強烈存在。
有悟性、感受力強,正是佛家《心經》裡提及的五蘊皆空。倡導透過具體修行,以培養對一切事物看淡的態度,且強調所有物質都可以再微觀看成分子、原子、粒子,甚至回歸無形的空性。因為,一旦看透,便沒有糾結與執著;一旦體悟,便可以徹底的利益眾生。呼應《心靈能量》一書,當有超高頻率的人出現時,便會影響整個社會或國家,將整體平均頻率拉高,也可視為一種利益眾生。
用量子力學理論解釋,當粒子產生的能量場會彼此相互影響,甚至產生糾結,即可說明高頻率的人可以提升低頻率人的能量,使得集體平均能量的數值上升。量子糾結、或稱量子纏結,都透過研究驗證了,生命與生命的連接多麼微妙。不論距離多遠,情感上親密的人們,這一端的腦波變化同時影響著另一端的大腦神經元,正是透過量子纏結達到溝通的目的。
尤其,量子力學發現,是否有觀測行為,也能影響電子的運動軌跡。意思是,當沒有觀測者時,電子以一種能量的狀態存在;而有觀測者時,電子以粒子的狀態存在。雖然物理界至今無法清楚解釋,但是,似乎說明了:宇宙的存在全然依照你個人的觀測角度,只有你觀測了,這世界才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