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中總是要面對挑戰,無論是自己內心的挑戰、來自他人的困難或是各種人際關係的煩惱,要面對問題你都可以用到「量子影響力」。
所謂的「量子影響力」是指,有意識的使用心靈能量, 影響自己與影響他人。心靈能量是美國精神科醫師大衛·霍金斯(David R. Hawkins)歷時20年研究肌肉動力學,測試次數超過百萬次的驗證,發表對人類意識的心靈力研究,並出版書籍為《心靈能量》。
書中指出我們的意識是有能量,而且可以客觀量測好壞善惡的。
作者發現正直、信任、接納、愛、寬容和慈悲等,可以提高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,對身心有好處。反之,羞恥感、罪惡感、悲傷、冷漠和憤怒,則會對身心有害,因為其降低了身體粒子的震動頻率,導致能量下降。
可見,心靈力的高低好壞,第一時間影響的對象就是我們自己,接下來才會與周遭人事產生共振的頻率,就是所謂進一步影響他人。
掌握量子影響力,能為我們帶來各方面的提升,像是感受到內在寧靜的喜悅、擁有自我信念的力量、重拾堅定且專注的穩定性,建立起成長思維。
推薦你延伸閱讀:什麼是療心卡?它能幫助我們什麼?你所不知道的3大療心卡大解密!
過去,我自己就曾經感受到量子影響力的魅力。因此,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「5種面對挑戰的力量」。
各位將透過認識這五種具有階層性的方法,經不斷練習後,建構出屬於自己的量子影響力,找到提升自我的方向,便能更容易面對挑戰、面對困難。
面對挑戰的力量一:自我覺察
覺察(aware)是指,專注當下的能力、不帶有批判性的思考。
自我覺察(self-awareness )則是清楚的感受和認知自己現在的想法、行為、以及周遭環境。
我現在的身體感受、想法、壓力和擔心害怕是甚麼?我對甚麼事情有不安全感嗎?我對某件事的恐懼感來源為何?都是自我覺察的一部分,也可以說是對自己的細小觀察。
覺察這個詞的概念來自於許多地方,例如佛教中的覺察,認為是對道理、對事物關係、對相對價值的覺知。在心理學領域,張氏心理學辭典之定義,覺察是個人對自己個性、能力、慾望等方面的瞭解。
學者David S. Black認為覺察之呈現可以分為幾個範疇:一種是特質(人格性情特徵等)、一種是狀態(覺知的當下狀態)、一種是練習(例如覺察冥想)。
自我覺察的作用?
自我覺察是量子影響力中重要的第一環,它可以幫助我們把注意力拉回自我身上,仔細聆聽內在聲音的喜怒哀樂,或者正確釐清我們與其他事物的關係狀態。
有效的感覺、覺知與體會,是認清內在能量與粒子頻率的重要第一步。唯有真正感受與承認,我們意識正處於的階段,才有辦法往下一步進行。
想要培養自我覺察,我們可以多利用正念練習。正念(mindfulness),也是專注當下的一種心理過程,有人利用觀呼吸、觀飲食,短短幾分鐘去細細感受每一秒鐘的心理與生理變化。
這樣嘗試排除腦袋的雜訊,只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,也是訓練自我覺察的好方法。
美國心理學家 Dr. Abby Medcalf 就認為,自我覺察對於人際關係改善非常重要。
因為自我覺察強調,你必須先為自己建立起健康的關係,才能和別人建立健康的關係。意思是要為自己的幸福負責,而不是你伴侶的責任。所以你會在意的、用心的、將注意力放在每一個相處的當下。更不會在晚餐時候,各自滑手機看娛樂新聞,然後才抱怨對方不理解自己、不關心自己。
可見,自我覺察是第一步開啟對自己的重視,在乎與體會身心的變化。
看見,內在真正的自己。
面對挑戰的力量二:保持空性
空性是指,萬物本質沒有一定性,沒有絕對的本質,一切都是我們觀測的人所賦予的意義。
《當和尚遇到鑽石》這本書就寫到,一支原子筆在作家的手裏成了書寫工具,但是在殺人犯的手裡變成了凶器。
可見,萬物的使用意義與利用價值,都是我們身為使用者或觀測者,用甚麼樣的角度去解讀、去操作。既然我們可以把筆當成凶器,當然也可以把筆看做書寫工具。
對事物的解釋便擁有多樣性的解讀,只要我們謹慎拿捏看事物的角度。這就是空性。
空性,這個詞的概念來自佛教經典,佛法認為我們的所見所聞都是帶著有色的眼鏡來看來聽,所以看不清事物的本質,同時也可能投入了自己的價值觀和情緒,而扭曲原先的意思。
常常,一件事情從你的眼睛看進來、和從別人的眼睛看出去,會是不一樣的結果。而這件事情的本質呢?其實就是一個空性,全憑觀看者給予的定義。
保持空性的作用?
保持空性是量子影響力中重要的第二步。沒有保持空性的人會以自己的立場角度看事情,認為別人的立場角度是錯的,自己才是對的,所以爭論不休、互不相讓。
僵化的視野框架了世界,總覺得世界運行的方向不是單一就是二元對立,對於超過框架的顯現便沒有多元的可能性,固著地在自己的小宇宙裡。反觀,保持空性的人,則會懂得排除自己的意識形態,以及本位主義,聽取他人的意見,讓雙方溝通更順暢,建立良好關係。
該如何保持空性,我們可以多利用原子筆的故事,時刻提醒自己,一個實體物都可能因為兩個立場不同的人持有而有兩層意涵。
更何況是某一事件,其中牽扯的多方關係、情緒和前因後果等複雜因子。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讓我們接受多元的可能性,也可以打破框架,不拘泥於對立看法上。
舉例來說,禪宗慧能六祖最有名的一句話: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
意思是,對於佛法的頓悟是一切空無,都是虛相。有沒有傳承不重要,因為身心這外物本來就是虛幻的,所以沒有菩提樹也沒有明鏡台,既然空無一物,當然沒有汙染的問題。
說明了看事情的角度,具象的形式不重要,重要的是真正體會,甚至是一種”歸零”的感覺。沒有好與壞的感受分別,只有真實存在。
這樣一來,我們更能如實的面對自己,感受自己內在聲音。
面對挑戰的力量三:彈性調頻
調頻力是指,清楚知道自己的情緒或者心理狀態,並且可以調整到較為正向或者趨近於空性的能力。
就像大衛·霍金斯所說,身體裡粒子振動頻率造就了我們的能量,可見能量的高高低低,也就是我們情緒或心理狀態。
當我們透過自我覺察,明確清楚自己的情緒定著的錨點,再加上對於任何事物保持空性看法,便能彈性地將自己恢復,脫離錨點。
這個詞的概念來自大衛·霍金斯的「意識能量地圖」,經測定後將意識(包含情緒、觀點、態度、價值觀、信念等)依對數結果劃分成20-1000等級。
其中有鄙視、羞愧、拒絕、失望、賦能、仁慈、和諧、愛、喜悅、開悟等不同意識層級之驅動力。
彈性調頻的作用?
調頻力是量子影響力中重要的一環,它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兔子問了愛麗絲一句:「你要去哪裡?」,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哪裡,又怎麼知道要往哪裡去呢?」
很值得花費時間探討的主題:你知道自己的意識層級嗎?
調頻力,就像雲深不知處的美感難以捉摸,唯有體會過、驗證了才能說出口的專有名詞。
想要培養調頻力,我們可以時時練習感受自己的情緒、觀點、意識狀態。
如實的接受真實狀態,沒有美化修飾的否定。當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負起責任,便能調整心靈狀態,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,然後如何反應。
舉例來說,當我們以「為對方好」的立場而提出的許多建議,是對方有需要幫助?是自以為是的驕傲感造成?還是輕蔑對方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行為?
如果我們清楚瞭解,這是因為自己的驕傲感造成的行為,我們會調整往「接納」對方為目的地。接納就是把彼此狀態調整到和諧的位置,沒有高低沒有差別,當然就沒有衝突產生。
推薦你延伸閱讀:3 秘訣打造個人形象,一眼讓人知道你是誰!
面對挑戰的力量四:擴大包容
包容力是指,敞開心胸接受不同於己見的人事物。沒有曲解、沒有過多詮釋、沒有否定。全然接受的情緒是平靜的、視野是開放性的、價值觀是人人平等的。
這個詞的概念來自《量子領導》ㄧ書,作者洪銘賜認為「包容力」就是每個人心智空間中可以容納的容量。「也就是可以包容多少人、多少事、多高標準的領導人的能力指標。」
擴大包容的作用?
我們不必成為領導者,但是可以擁有影響力。而包容力就是量子影響力的重要一環,先有包容,我們才能與周遭人事物達成和諧而成共識。唯有雙方擁有共識,也才有彼此的影響力。
想要培養包容力,我們可以優先培養同理心。同理心的真諦是設身處地的感受到對方處境、心情,甚至是難言之隱。所以對方的言行與反應,都會是可以被理解的。
舉例來說,職場開會過程中,總有許多不同意見和做事方式。創新的職場環境就會允許多元文化與建議,當我們使用包容力接納後,更可以創造開放性觀點而達成更好的工作效益。
面對挑戰的力量五:創建洞察
洞察力是指,對於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敏銳度、本質解析以及遠見的能力。由於我們抱持著對於不同意見和多元觀點的開放性,也因為疊加了自我覺察、保持空性、彈性調頻,以及擴大包容的所有能力。我們的視野想必會更高也更遠,面對事物本質解析、未來發展趨勢也較能掌握。
《 鑽石切割師:一個凡夫俗子的悟境之旅》作者麥克·費屈曼說過,洞察力就是如何看待外在世界的能力。如果我們神經系統因為情緒壓力而有所不同,就像眼裡有顆沙子,看到的外在世界一定不夠真實。可見,洞察力就是透過現象「看見」本質。
創建洞察的作用?
而這個「看見」是帶著有色濾鏡、偏頗觀點,還是乾乾淨淨的看見。洞察力是量子影響力中重要的一環,就因為它可以創造遠見、清楚分析前因與後果的影響關鍵因素,在不只是線性的發展路徑中找出最合適的未來性。
就因為洞察力是知識、涵養、經驗、內在思維的綜合性能力,我們可以重複練習對空性力的掌握、放大時間軸與空間軸的線性思考、增加宏觀與微觀的分析技巧。如此ㄧ來,逐步累積與培養洞察能力。
舉例來說,生活中有許多財經專家、產業趨勢分析師,除了擁有該領域的專業素養之外,還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細微觀察、連結產業趨勢、消費者需求等,而能洞悉未來趨勢,給予大眾建議或者分析產業方向。也許我們不是產業趨勢專家,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洞察力針對職涯、生涯做出更好的規劃與安排。

結論:面對挑戰,你需要量子影響力!
透過今天分享的「5種面對挑戰的力量」,我希望可以幫助你遇到困難或者面對挑戰時,可以處變不驚、更穩定、更篤定,內在力量與外在力量拉扯的過程中更能平衡,然後安好。先影響自己,接著影響他人。
過去我一直致力於推廣提升自我心靈能量的好方法,若你在提升量子影響力時,有無法突破的困擾,歡迎寫信與我們進一步交流討論。
我會透過問題確認、釐清卡點、內在或外在調頻的方式協助你,期望建構出一個屬於你自己的量子影響力。
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,可以關注我的粉絲頁、官網,或者親自與我聯繫。